您好,欢迎来到广交律师! 关于About |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187-0202-1010

187-0202-1010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交通法规>>交通法律

《民法典》中关于承继权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作者:147小编时间:2023-08-11 14:20:00

根据主题所述,《民法典》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涉及承继权的重要法律。《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于同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关于承继权的法律规定被收录在民法典第二编的第五分编《继承法》中。

一、承继权定义和性质

根据《民法典》千五百零九条,承继权是指继承人享有对被继承人合法财产的继承权益。承继权是一种人身权利,具有法定性、个体化和终身性的特征。继承人通过承继权可以取得被继承人的合法财产,并承担相应的债务。

二、承继权的法律继承顺序

根据《民法典》千五百一十七条,继承顺序分为法定继承顺序和遗嘱继承顺序两种。法定继承顺序是指在没有遗嘱或者遗嘱无效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继承的顺序。遗嘱继承顺序是指根据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所规定的继承顺序。

三、承继权的法定继承顺序

根据《民法典》千五百一十八条,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遗嘱或者遗嘱无效,其承继权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1. 配偶继承:首先继承的是配偶,如果没有配偶则由被继承人的父母继承; 2. 子女继承:如果被继承人有子女,子女继承的权益与其他继承人无关; 3. 父母继承:如果被继承人没有子女,其父母继承其财产; 4. 兄弟姐妹继承: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配偶、子女和父母,则由其兄弟姐妹等亲属继承。

四、承继权的遗嘱继承顺序

根据《民法典》千五百二十七条,被继承人可以通过遗嘱自行决定继承顺序。遗嘱可以指定继承人和继承份额,并可以规定特殊的承继权条款。遗嘱的有效性应符合《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

五、被继承财产的范围

根据《民法典》千五百三十九条,被继承财产包括遗产和遗赠。遗产是指被继承人在其死亡时下来的全部合法财产。遗赠是指被继承人在遗嘱中对特定人或组织作出的财产赠与。

六、承继权的行使和终止

根据《民法典》千五百四十二条,继承人应当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及时行使承继权,并按照法律和遗嘱的规定依法管理被继承财产。承继权的终止包括放弃继承权、被继承人死亡、继承人死亡等。

结语

《民法典》中关于承继权的法律规定涵盖了承继权的定义、法定继承顺序、遗嘱继承顺序、被继承财产范围以及承继权的行使和终止等方面。这些规定为我国的继承制度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有助于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继承人的合法权益。作为公民,应当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承继权的合法行使。

上一篇:《民法典》中关于家庭关系的法律规定是否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尊重?

下一篇:《民法典》中如何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