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广交律师! 关于About |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187-0202-1010

187-0202-1010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交通法规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是否受到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和自由意志的限制?

作者:147小编时间:2023-09-22 04:0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条

根据中国法律,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是受到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和自由意志的限制的。这一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条中有明确规定。

自由意思的限制

在合同的形成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受到一定限制。首先,合同的内容和目的必须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次,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中国法律的要求,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并且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这意味着当事人在确定合同内容时,不能违反法律规定,不能违反公序良俗,不能遭受他人的欺诈行为。

真实性的要求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性还要求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对其在合同中的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况下,合法选择订立或者不订立合同。

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必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能有意隐瞒真相或虚陈述。如果某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存在虚或不真实的情况,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利要求撤销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真实表示是确保合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保护当事人的自由意志

尽管受一定的限制,中国法律仍然致力于保护当事人的自由意志。中国法律并没有对当事人的自由意志进行过多的约束,而是鼓励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

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是平等自愿的,不能受到欺压、威胁或其他非法手段的干扰。如果一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时存在被迫或者欺诈的情况,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利要求撤销合同。

总结

根据中国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条明确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和自由意志的限制。合同的内容和目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遵守公序良俗。同时,当事人必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能有虚陈述。尽管受到一定限制,中国法律仍然保护当事人的自由意志,鼓励他们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合同协议。

上一篇: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是否与成年能力、特殊限制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等相关?

下一篇: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是否可以被当事人通过协议等方式予以变更或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