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对于法人的定义是什么?
作者:147小编时间:2023-08-12 04:01:20
引言:
《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基本法律之一,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中国的法律,法人是指以设立为前提,利用财产及非财产对外行事,具有权利和义务的组织或者机构。本文旨在介绍《民法典》中对于法人的定义及相关规定。
法人的定义及出处:
根据《民法典》第14条的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权利能力内容:
《民法典》第16条规定:法人有民事权利能力,可以依法享有民事权益,承担民事责任。
权利能力的建立和终止:
《民法典》第17条规定:法人的权利能力,从法人组织设立的时候产生,到法人组织注销或者撤销的时候终止。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内容:
《民法典》第18条规定:法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可以依法进行的民事活动,包括订立、变更、解除合同等。
代表行为:
《民法典》第19条规定:法人的民事行为由其法定代表人行使,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
法人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典》第20条规定:法人依法享有和承担各种民事权利和义务。
与法人利益相关的权利有:
与法人利益相关的权利包括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名誉权利等。
法人承担的义务有:
法人承担的义务包括履行合同、支付税费、保护环境等。
法人注销和撤销:
法人注销:
《民法典》第22条规定:法人注销是指法人依法终止其法人地位的行为。
法人撤销:
《民法典》第23条规定:法人撤销是指依法将已登记的法人资格予以取消的行为。
结论: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法典》中对于法人的定义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或者机构,以设立为前提,利用财产及非财产对外行事,具有权利和义务。法人的权利和义务涉及各个方面,包括民事权益、合同履行、税费支付等。法人的权利和责任在法人组织设立时产生,并在法人组织注销或撤销时终止。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 民法典草案审议稿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